“合肥请您来”2023年合台学生交流营开营
不厌其详网
2025-04-05 13:33:58
2017年9月中旬,江苏省电力交易中心连续向社会公示74家售电企业名单。
风电、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已多年领跑全球,设备制造、原材料生产也居世界领先地位。2017年交易规模预计同比增长50%,平均降价约5分,新增降价金额200亿元。
电力不能存储,任何时刻,发电量需与用电量相匹配。风能、太阳能利用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外,海上风电、光热发电也正处于规模化探索阶段。2015年,伴随着输配电价改革的深入推进,电力市场化交易不断扩大神华集团和国电集团的重组,将有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实现双方优势互补、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中央企业是国民经济主力军,改革发展要靠一家家企业去开拓、去实践。
对国家来说,这是产业战略性重组的重要步骤。在火电领域,国家今年淘汰、停建和缓建项目有9000万千瓦,现在分布到国电集团和神华集团,我们将会坚决按照国务院的指示完成去产能任务。在此背景下,中国绿色领导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不久前在京召开一带一路电力与高耗能行业绿色产能合作研讨会,探讨如何推进带路沿线国家的绿色产能合作。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位GDP的钢材、水泥、有色金属消耗是世界水平的两倍。但是我们由于近些年经济常态化,电力发电装机容量逐年下降,加之火电的政策、弃风、弃光的状况加剧,我国电力企业逐步开拓海外市场。2016年相对于2015年对外投资是翻番的,工程承包近几年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态势。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日益显现,重视保护环境、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包容性发展,才能全面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议》。
煤炭消费主要是集中于电力行业,对于核能来说,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经合组织的亚洲国家。不能忽视带路沿线国家自身发展的需求,但是要结合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综合考虑、统筹兼顾。
力推可再生能源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项目主管、联合国南南气候合作伙伴关系孵化器项目负责人张晓华表示,电力建设部分是2030议程、巴黎协定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可再生能源应该成为现在一个重点可以推动的领域,是一个可以实施早期收获的领域,但目前并没有达到这样的高度。推进绿色发展张晓华指出,高耗能产业和技术升级建设会带来大量不可避免的排放,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非常重要。祝慧萍表示,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主要在九个国家,一共有40个项目。中国绿色领导力一带一路绿色发展平台核心组成员杨富强指出,电力及高耗能行业的工作重点之一是要建立完善绿色指标体系,包括单位能耗、电耗、水耗、以及各类污染物排放的数据信息,为开发绿色金融指数提供数据参考。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指出,未来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能源角色将发生转变,逐步由能源供应者向能源消费者转变,加快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带路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初步估计,到2030年,沿线国家新增煤电6.96亿千瓦,达到17.31亿千瓦。祝慧萍介绍了2013年一带一路提出后一直到现在的总体状况。而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分布在欧洲、印度、非洲、东南亚、中东。加大清洁能源国际产能合作项目支持力度,降低融资成本,推动绿色资金的融通。
其中,水电和清洁能源占48%,火电占21%,输变电占16%,矿产资源占9%,其他约为6%。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很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诉求,希望更多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工作,所以要加强多方合作,更多的与国际机构、民间NGO网络合作,促进民间智库发挥其作用。
通过近几年发展,电力企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祝慧萍介绍了对于未来电力产业对外合作的前景。对外工程承包方面,2016年当年投资了29个国家189个项目。
据资料显示,从人均用电量来说,像印度、非洲等等这些国家,远远低于世界人均用电水平,未来还会有大幅的提升。二是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正向的激励机制,环保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无论传统的水电、风电、太阳能,中国现在已经有特别好的能力,无论是制造能力还是运行能力,很多企业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特别好的合力。新增可再生能源装机19.6亿千瓦,达到28.3亿千瓦。关于电力绿色发展,祝慧萍建议,一是开展国别电力规划研究,从国家层面形成电力合作产能合作的科学布局煤炭消费主要是集中于电力行业,对于核能来说,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经合组织的亚洲国家。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单位GDP的钢材、水泥、有色金属消耗是世界水平的两倍。国家发改委日前公布,与我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协议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已达69个,一系列部门间合作协议覆盖五通各个领域。
不能忽视带路沿线国家自身发展的需求,但是要结合应对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综合考虑、统筹兼顾。对于一带一路电力绿色能源发展,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专员毕研秋建议:一是加强各方的共识,进行各方合作共同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的发展。
可再生能源,主要是集中在欧盟、美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总体来看,从人均的装机、人均用电需求、发电预测,包括各个国家地区资源禀赋、产业政策来看,全球未来合作前景非常广阔。四是建立合作机制,建立合作开放共享国际合作新机制,与有关政府国际组织社会团体科研机构。
装备出口2016年虽然有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有质的飞跃。祝慧萍表示,从对外投资、工程承包、装备出口和技术服务来看,对外投资除了2015年有一个回落之外,其他年份同比都有一个大幅增长。针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不同的地缘政治情况及地理特征,分类细化相关的指标,这是绿色产能合作的基础和前提。推进绿色发展张晓华指出,高耗能产业和技术升级建设会带来大量不可避免的排放,从可持续发展角度来看,基础设施、低碳发展非常重要。
三是推进绿色电力示范项目落地,要优选一批一带一路沿线基础好、辐射能力强、有电力产业发展特点的重点合作区域,来推进一批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绿色电力项目落地,建立绿色电力发展示范区,引导带动一带一路电力绿色发展。开拓海外市场中国电力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的专职副秘书长祝慧萍介绍,近些年来,中国电力工业高速发展,技术和管理有了长足的进步,比如特高压技术和超超临界已经达到世界先进行列,从规划还是到建设以及运营维护管理水平,都有较大提升。
其中,水电和清洁能源占48%,火电占21%,输变电占16%,矿产资源占9%,其他约为6%。无论传统的水电、风电、太阳能,中国现在已经有特别好的能力,无论是制造能力还是运行能力,很多企业都在开展这方面的合作,但是并没有形成一个特别好的合力。
对外工程承包方面,2016年当年投资了29个国家189个项目。但是我们由于近些年经济常态化,电力发电装机容量逐年下降,加之火电的政策、弃风、弃光的状况加剧,我国电力企业逐步开拓海外市场。
一带一路绿色发展的重要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日益显现,重视保护环境、支持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绿色低碳包容性发展,才能全面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和落实《巴黎气候变化协议》。祝慧萍表示,据统计,近几年来我国对外投资主要在九个国家,一共有40个项目。另外,从新增装机区域分布预测来看,未来新增装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欠发达地区和美洲、欧洲发达地区。2016年相对于2015年对外投资是翻番的,工程承包近几年一直处于一个上升的态势。
二是完善绿色金融体制机制,逐步完善正向的激励机制,环保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的支持力度。通过近几年发展,电力企业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祝慧萍介绍了对于未来电力产业对外合作的前景。
对于东南亚主要投资领域是在煤电和水电,南亚国家主要是风电和煤电。而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分布在欧洲、印度、非洲、东南亚、中东。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袁家海指出,未来一带一路沿线的一些国家能源角色将发生转变,逐步由能源供应者向能源消费者转变,加快电力基础设施的建设有助于促进带路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初步估计,到2030年,沿线国家新增煤电6.96亿千瓦,达到17.31亿千瓦。中国新能源海外产业发展联盟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张世国介绍了一带一路可再生能源合作进展,他强调,已有的可再生能源合作超过预期,2016年电力总投资额达到了76.55亿美元,相比较2015年增加了两倍多。